春季防虫:全面认识白蚁与防治策略

2025-03-17

春季防虫:全面认识白蚁与防治策略
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当人们尽情享受户外活动带来的愉悦时,虫害也悄然“抬头”。其中,白蚁经过漫长冬季的蛰伏,正“蓄势待发”,虽距离有翅成虫出飞还有一段时间,但其破坏活动从未停歇,且正酝酿着春季的破坏“忙季”。每年4至7月是白蚁繁殖时期,大量有翅成虫离开巢穴,成群结队,向光飞舞,这不仅给业主、商户和工厂带来困扰,更可能在附近繁殖,形成白蚁巢,严重威胁生活与生产环境。因此,深入了解白蚁并做好防治工作,刻不容缓。

白蚁的基本信息

白蚁,作为等翅目昆虫的统称,有着独特的生理特征。其有翅成虫中胸和后胸各生一对膜质翅,前后翅大小相近、脉序相似,拥有咀嚼式口器,以群体形式生活,属于典型的社会性昆虫。在民间,白蚁有着诸多俗称,如“白蚂蚁、飞蚂蚁、涨水蛾、大水蛾”等,古代还被称为“蝼蚁、蠡、螱”等。它起源于石炭纪,距今约二亿五千万年,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群性昆虫之一,被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列为世界性五大害虫。

白蚁广泛分布于地球南北纬45度之间的广大地区,危害范围达地球总面积的50%。我国长江以南地区,因气候温暖潮湿,成为白蚁危害的重灾区。它们不仅是危害草坪、树木、建筑园林等植被生物的主要害虫,还会对城市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负面影响。例如,被侵害的树干、树苗影响城市绿化经济效益;古建筑遭受白蚁侵害,破坏建筑质量与结构牢固性。

白蚁的类型

木栖白蚁

木材是木栖白蚁唯一的栖息之所,它们的巢穴和群体都在木材内部,一旦离开便难以生存。这类白蚁有固定的栖息与取食场所,很少侵蛀其他木材,巢群规模不大,没有固定结构的巢穴,容易因商贸活动扩散。

土栖白蚁

土栖白蚁在地下土壤中筑巢,部分蚁巢高出地面形成塔状的蚁丘。它们以树木、树叶和真菌为食,主要危害堤坝和园林绿地,一般不对家庭造成危害。

土木栖白蚁

土木栖白蚁是家庭白蚁中分布最广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。它们的巢穴可筑于土壤、砖墙空隙、木材或活树的树根和树干中,栖息与取食场所有时一致,有时相近。这类白蚁巢群复杂,巢穴结构固定,个体数量众多,从数千只到数十万只不等。

白蚁的生活习性

群栖性

无论何种白蚁,都以巢穴为大本营。不同种类的白蚁,蚁巢结构有简有繁。庞大的蚁巢中,隧道纵横交错,但都与若干主道相连,通向主巢,构成一个整体。蚁王、蚁后长居王宫,有翅繁殖蚁性器官未成熟时,若非受惊,不会远离巢心。工蚁、兵蚁各司其职,频繁外出活动,外出时间一般为四至七天,内部联系紧密,宛如一个整体。

趋暗性

白蚁畏光,偏好阴暗环境,过着隐蔽的生活。它们外出采食吸水时,会在地下或木材内部挖掘隧道,即便离开物体到其他取食点,也会事先搭建泥管式或泥被式通道,与外界光亮隔绝。

趋湿性

水对于白蚁的生存至关重要,离开水它们便无法存活。例如黑翅土白蚁,其本身含水量高达79%。

整洁性

白蚁具有整洁的特性,个体相遇时会互相清洁、喂食,还会吞食同类尸体,及时清理粪便和脱皮等排泄物。

趋温性

白蚁属于变温动物,是喜温性昆虫。气温高低是影响白蚁分布的主要因素,不同种类的白蚁对温度要求差异显著。如黑胸散白蚁能在北方各省适应低温环境。

敏感性

白蚁对外界干扰反应极为敏感,外界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它们的活动。

嗜好性

在白蚁的食谱中,纤维素占据很大比例。

分群性

白蚁主要通过羽化分群进行传播。以黑翅土白蚁为例,幼年巢发展到成年巢,需经过五年以上,成熟巢才会出现有翅成虫分化现象。

白蚁的分飞时间

每年3 - 10月是白蚁分群繁殖季节,3 - 6月尤为活跃。此时,白蚁大量外出活动、取食、修筑蚁路和分飞孔。不同种类的白蚁,分飞时间和气象条件要求各异。危害房屋建筑常见的台湾乳白蚁,分飞期在每年春夏之间,天气闷热、气压低的4月下旬至6月底,傍晚19∶00左右分飞,分飞温度在21.7℃ - 30℃,相对湿度为71% - 96%。黑翅土白蚁的有翅成虫3月初在巢内出现,5月下旬至6月下旬分飞,一般在傍晚17∶00 - 20∶00气象条件适宜时进行。黄胸散白蚁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气象条件适宜时开始分飞,分飞时间在上午9点以后至下午3点之间。

白蚁的危害特征

隐蔽性

白蚁因生理缺陷,喜欢在靠近水源的地下、木材内和夹墙内活动,长期过着隐蔽生活。它们对物体的破坏难以察觉,受侵害的物体外表看似完好,内部却已千疮百孔,一旦被发现,损失往往较为严重。

广泛性

白蚁的侵蚀范围广泛,除木质物品外,制品、纸张、电线、电缆等也会受到侵害。其分泌的蚁酸还能腐蚀钢筋,使混凝土变性,对房屋建筑、水库堤坝、农林植物等都具有极大破坏力。

严重性

白蚁危害严重,不仅会损坏建筑结构,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,还会对农林产业造成重大损失,破坏生态平衡。

扩散传播性

白蚁的传播途径多样,包括分飞、蔓延和携带。成熟群体产生的大量有翅成虫在适宜条件下分飞,可能危害周边住户;白蚁为取食会构筑“蚁路”进入建筑物;人们在装修或搬迁时,也可能将带有白蚁的材料带到其他地方,引发新的危害。

长期性

白蚁的危害具有长期性,一旦环境适宜,它们会持续进行破坏活动,对物体造成长期损害。

白蚁的防治策略

住户日常预防

  1. 保持室内通风、透光、干燥,消除潮湿环境,减少白蚁滋生的可能性。

  2. 经常打扫房间,清除能吸引白蚁的垃圾废品,不给白蚁提供食物来源。

  3. 楼梯及阴暗角落不要堆放杂物,避免为白蚁提供栖息场所。

  4. 室外场地不堆放枯枝、弃物或建筑木材等,防止白蚁在室外聚集,进而进入室内。

  5. 加强装修使用的木材、木制品等检查,确保材料无白蚁侵害。

简明处理方法

住户发现白蚁从室外飞入时,不要惊慌。可关闭门窗,打开一盏台灯,在灯下放一盆水,利用白蚁的趋光性,让其落入水中淹死。对于已掉落地上的白蚁,清扫后用开水烫死,防止其建立新的蚁群。

结语

白蚁虽小,危害却大。了解白蚁的生活习性、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,对于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。在春季这个白蚁活跃的季节,我们应提高警惕,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,发现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共同守护美好的家园。让我们重视白蚁防治,为生活环境的安全与舒适贡献力量。

分享